2005/03/28

Chopin 的四首Ballade

現在聽音樂,只能聽的出來方向
但距離一聽,就知道是那一首曲目
老實說,還差的非常遠
看來,只好一首首慢慢的習慣了

目前就先由Chopin 的四首Ballade 開始
若有空,你也一跟著我一起來吧

蕭邦一共寫了四首敘事曲
完成於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二年之間
亦及二十一歲至三十二歲那段充滿了活力的青年時代
這四首敘事曲可以列入蕭邦的傑作
與另外四首詼諧曲同樣地
創造了新的曲式與內容。
但是,猶如詼諧曲一般地
並無模仿傳統的古典形式
卻也不是吐露了抽象的、主觀的感情
更沒有波蘭舞曲那種鄉土的要素所規定的曲式
敘事曲的形式非常地自由。
這四首曲都同時採用了三拍子系統而成為唯一共通的地方
第一號g小調用6/4拍子
其他三首均為6/8拍子
除此之外,在形式上可以說沒有任何束縛
採用三拍子系統的原因是
在於表現這些曲子內容的態度
想敘述某種「故事」,
而這種敘述又以這類拍子最為適合
蕭邦自己表示,這四首敘事曲的故事是
根據同鄉詩人密契維茲的詩
而且經由羅伯特‧舒曼確認曾親自從作曲者那兒聽到這話。
不過,這些曲子的創作
並不太可能照著密契維茲的詩做寫實式的描寫
因為第一,標題上沒有些微的這種痕跡
而且蕭邦音樂的本
根本不具備這種描寫的客觀素質。
若有可能,便是蕭邦讀了這些詩時
把主觀的情緒吐露在抽象的曲子中,
在音樂的推移上,採取了三拍子的敘述筆法
這便是「敘事曲」的特質了。

有一種古老的聲樂體裁叫做敍事歌曲。到了十九世紀,純器樂作品中也出現了同樣的體裁,叫做敍事曲。敍事曲和敍事歌曲一樣具有敍事性,也就是說曲調富有語言表現力,好象講故事一般侃侃而談,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史詩、古老傳說和文學作品。波蘭作曲家蕭邦,是鋼琴敍事曲的首創者,以後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、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裏格等也都創作過鋼琴敍事曲。蕭邦的敍事曲,是受了波蘭革命詩人密茨凱維支的敍事詩的啟發而創作的。關於他的四首敍事曲中的第一首——《g小調敍事曲》(作品23),許多蕭邦的研究者都認為是在密茨凱維支的敍事詩《康拉德•華倫洛德》的影響下寫作的。《康拉德•華倫洛德》是一篇愛國主義的史詩,敍述十四世紀時立陶宛人反抗日爾曼武士團的鬥爭。立陶宛人倭爾特•馮•斯塔丁幼年被俘,在日爾曼武士團的撫養下長大。在戰爭中同時被俘的立陶宛民間歌手哈爾班,暗中以愛國思想感化倭爾特。

倭爾特在他的潛移默化下,醞釀著復仇的大志。後來他被立陶宛人俘虜過去,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兒阿爾多娜。夫妻二人以身許國,決心犧牲自己的愛情、幸福甚至生命和榮譽,來挽救祖國的命運。他們二人悄悄離開立陶宛,來到聶門河的對岸。阿爾多娜自願以修女的身份,關在尖塔上的小屋裏,直到死去。倭爾特改姓換名為康拉德•華倫洛德,回到日爾曼武士團,在對摩爾人和土耳其人的戰爭中立了功,取得了武士團的信任,被任命為武士團大總管。掌握了大權以後。他在處心積慮的密謀策劃下,幹了許多倒行逆施的事,使武士團虛耗國帑,失去有利的作戰機會,弄得民窮財盡,一敗塗地。

後來事情終於洩露,在倭爾特以叛逆罪被處死刑的前夕,他和尖塔上的阿爾多娜作了悲慘的訣別。

《g小調敍事曲》的開頭是緩慢的引子,兩手齊奏一個莊嚴的曲調,這是講故事
者的開場白,它把我們引進了悲壯的史詩氣氛中去。第一主題是一個典型的敍事性主題。一開頭就聽到一個餘音嫋嫋的音調,好象說唱的老藝人哈爾班在撥動他的四弦琴。

沉著而憂傷的旋律,時時發出歎息的聲音,好象是在講述一個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難的歷史,以愛國思想來哺育在敵人營壘裏長大的倭爾特。下面的連接部是第一、第二主題之間的橋樑。連接部不斷地發展著一個短促的音調。這個音調的痙攣式的節奏,表現出焦急不安的情緒,並且熱情漸漸高漲,變得心潮澎湃.壯懷激烈。第二主題表現了另外一種境界:溫和、明朗、充滿抒情氣息,象一首優美的歌曲。它好象是立陶宛少年倭爾特天真純潔的心靈的寫照。結束部是第二主題的補充。進一步抒發了婉轉親切、富於詩意的柔情。

這首敍事曲的結構是奏鳴曲式。以上四個段落,即第一主題——連接部——第二主題——結束部,構成了奏鳴曲式的第一部分,即呈示部,好象戲劇裏的第一幕,揭示了主要人物的形象。奏鳴曲式的第二部分是展開部,好比戲劇的第二幕,是戲劇情節積極展開的部分。在這裏,第一主題變得很緊張,很不穩定,已經不再是平靜安詳的侃侃而談,而是熱情激動的慷慨悲歌。第二主題在第一主題的影響下,也變得剛毅威武,顯示出英雄豪邁的氣概。豐滿的音響、濃密的和聲,使這個主題從原有的溫雅柔和的性格,一變而為叱吒風雲的英雄形象。展開部的最後一個段落,是一般不可遏制的音流。表現出神采飛揚的蓬勃氣勢。
下面是奏鳴曲式的第三部分,即再現部,相當於戲劇的最後一幕,表現一個悲劇性的結局。再現部的兩個主題是倒裝的,第二主題先出來,仍然是英姿煥發、威風凜凜的氣概。直到結束部,激昂的情緒才逐漸平靜下來。但這是暴風雨前的沉靜。隨之而來的第一主題,象在展開部中一樣緊張不安,並直接引向暴風驟雨一般的尾聲。尾聲的最後一段,出現了悲壯的朗誦性曲調和“黑雲壓城城欲摧”一般的半音階下行,好象是對悲劇性命運的無情的判決。
1830年11月,處於沙俄殘暴統治下的波蘭人民,發動了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,並在華沙建立了獨立政權。1831年9月,由於沙星軍隊的殘酷鎮壓,華沙陷落,起義失敗。蕭邦在這首敍事曲中,表現了對這次起義失敗的悲憤情緒。蕭邦的敍事曲和密茨凱維支的敍事詩有同樣的歷史背景;蕭邦受密茨凱維支的影響,主要應該從愛國主義的精神方面去體會,不必拘泥於敍事詩的細節,來解釋蕭邦的敍事曲。

看過這個介紹,我想朋友們該逐漸瞭解,為什麼鋼琴家中在結尾的時候Szpilman會發自肺腑感情至深的演奏出第一敍事曲.說句白話就是繆斯碰到了死神.

0 意見: